2016年9月2日 星期五

實驗證明! 顱薦椎療法能有效改善陳年頸部疼痛


2016五月份國際期刊 [The Clinical Journal of Pain],刊出了由澳洲學者針對 

慢性頸部疼痛的療效研究:

Craniosacral Therapy(CST) for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Neck Pain: A Randomized Sham-controlled Trial
[顱薦椎療法(CST)治療慢性頸部疼痛:隨機安慰控制組臨床實驗]

實驗中有54位患有慢性頸部疼痛的受試者,隨機分為CST治療組及安慰組
接受為期八周為一單位的治療。
在八周後發現接受CST治療的患者:疼痛較對照組減輕21mm (0mm為不痛, 100mm是最劇烈疼痛)。
20周後發現發現接受CST治療的患者:疼痛較對照組減輕16.8mm,且動作時的疼痛、動作功能障礙、生活品質、整體生活改善等皆有顯著改善。

另一發現是,八周後接受CST的病患在按壓的疼痛覺及身體自覺部分也都比治療前顯著改善。

期刊結論:CST顱薦椎療法針對慢性頸部疼痛是有效且安全的療法,且接受治療三個月後可以改善功能障礙及提升生活品質。


顱薦椎療法(CST)是甚麼?
顱薦椎療法是一種非常輕柔的手法,藉由治療師的手法放鬆薦椎至頭顱骨的筋膜,也可以間接改善脊隨液、脊隨之張力與循環,而此處的的不平衡張力,經常與肌肉骨骼症狀相關聯。因此經由顱薦椎療法,可以平衡全身的筋膜、改善慢性或全身性性的疼痛、降低與平衡的張力。
也因為手法輕柔,在過程中治療師會帶領病患感受筋膜的律動,進而提升病患的身體自覺。
文中有敘述,如果有需要的病患會合併使用身體情緒釋放技巧(somatic emotion release,SER),更能進一步平衡病患身心壓力,整體改善身心健康。

身體情緒釋放技巧(somatic emotion release,SER)又是甚麼?
藉由治療師徒手手法,且帶領病患與身體對話,了解自己的身心壓力,進而藉由手法與對話釋放壓力達到減輕疼痛、改善自我本體感覺、提升生活功能等效果。

誠星物理治療所陳淵琪治療師為國際CST認證單位Upledger Institute (UI) 所認證之CST及SER 治療師,推薦慢性肌筋膜疼痛、術後長期不明原因疼痛、長期身體不適卻檢查不出原因等朋友,一起來試試CST與SER的美好。

期刊原文出處
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4894825/pdf/ajp-32-441.pdf

2016年8月18日 星期四

痠痛的真面目

不過就是痠痛嘛…有這麼嚴重嗎?
俗話說「疼痛是上天給的禮物」,疼痛是身體的警示燈,在許多肌肉骨骼方面的疾病在影響生活功能、被醫生確診之前,其實都可以回溯到最初「痠痛」的這個症狀。但也因為它經常出現、通常也可以忍耐,於是我們都會將它致之不理,而忽略了它背後的警示。
痠痛不理會變成什麼呢?
如果以常見的狀況來考量,痠痛經年累月下來『可能』會演變成…
喵王先生常常覺得一整天工作完,腰部總是痠痠痛痛,但也不以為意
直到….
但是,這樣的疾病真的是『突然之間』就得到的嗎?
能不能預防呢?
讓我們先來了解一下,疾病演變的過程…….


某天起床發現腰痛到不行,完全無法下床,於是趕緊去找醫生….於是「得到了」”肌筋膜疼痛”這個診斷(或神經根壓迫、脊椎狹窄、等等等可能的診斷)

骨骼肌肉關節疾病的第一站:肌筋膜疼痛
肌筋膜疼痛,簡化成通俗說法就是「筋很緊、肌肉很硬、又痠又痛」,為何會說他是骨骼肌肉關節疾病的第一站呢?

2016年7月28日 星期四

姿勢跑法第二期--開班囉~

感謝大家支持姿勢跑法第一期
八月份起,姿勢跑法又要開始跑囉
歡迎大家一起健康跑步、豐富生活

[姿勢跑法--進階班]
開課囉~8/4 起 每周四晚間七點40-八點40
共四周 3人以上開班
讓我們一起目標設定。跑出去!!
http://goo.gl/forms/p70hYSew3eozLA0P2


[姿勢跑法--基礎班]
第二期開課囉~8/4起 每周四 晚間六點30~七點30
共四周、3人以上開班
讓我們從姿勢學習起,認識自己的動作控制
http://goo.gl/forms/BEXwySMIFHpov8ps1


附上吳老師為學員們做的動作分析: (出處:吳國慶老師臉書)

上禮拜, 為期四週的《姿勢跑法基礎班》結束了。
以下是學員們的跑姿分析: 上圖是上課前的姿勢; 下圖是上完4堂課後拍的。
[Last week , four-week " Pose Method of Running -essential class" is over.
The following are the running pose analysis of students : Above is the pose before class ; Below is the pose after four weeks.]
不意外, 大家都有或多或少的進步, 但後測時跑姿最好的, 竟然是一開始體能、肌力最弱的, 最少運動的。這是打掉重練的最佳實例!! 因為這樣的學員, 最不受原本的神經運動模式干擾。
而PT的學員, 姿勢竟然沒有特別標準耶?!嘻嘻~可能還在適應中吧😊
[Not surprisingly , everyone has more or less progress. But after the running test, the best one turned out to be the beginner of exercise, the weakest girl. This is the knock of the example of training !! Maybe such student learned well without original neuromotor pattern interference.
And PT students , the pose aren't particular standard? ! Hee hee ~ they may need more practice to the right. 😊]
雖然姿勢分析起來普遍都有進步, 甚至有的很棒, 但我感覺到學員們最後測跑姿的時候,應該仍然對此跑步方式感到彆扭, 請繼續努力喔~
[ Although most of you have improved, and even some are great, but I could feel that you were still uncomfortable running this way. Please continue to work hard.]


2016年7月16日 星期六

上班族你累了嗎? 上班族舒緩講座分享

上個月誠星的淵琪老師分享了上班族的自我舒緩DIY
今天就來幫大家複習如何從身體將心情、肌肉、筋膜一起舒緩,把自己放輕鬆生活自然輕鬆

身心靈的金字塔
生命由生活堆砌而成,生活由心情與靈魂來感受由身體來實踐。身體可以幫助我們完成想要做的事情,但是也承擔了許多壓力。當我們想做的比我們身體能夠負擔的多的時候,身體就會有各種訊號要通知你,[該放鬆了]

身體給的訊息:
1.總覺得好。 不管睡的時間有多長,就是覺得累。只要放假就是想睡,但一上班就累。
2.總覺得好。 身體總是感覺不輕鬆,說不上疼痛或障礙,但就是緊緊酸酸的不舒暢。
3.總覺得好。 事情好多,我也想要放鬆啊! 可是我沒時間!!! >_<

這樣的生活型態,初期可能出現的症狀像是:肩頸痠痛、腰背疼痛、無法久坐久站等等肌肉筋膜的症狀。
其他身體狀況可能有:睡眠品質不佳(睡太多太少都是)、頭痛、頭緊緊、胸悶等似自律神經失調的症狀。

長期累積下來就可能演變成:骨刺、椎間盤突出或退化、進而壓迫神經造成不可逆的損傷。
在其他生理方面,長期的壓力之下,會造成:高血壓、心臟病等等心血管疾患。

[那我該怎麼辦?]

2016年7月6日 星期三

腦中風療法:物理治療之[顱薦椎療法+本體感覺神經肌肉誘發技術+功能動作訓練]

腦中風復健,一般的印象就是電療、在平行桿裡行走
誠星物理治療所利用傳統的物理治療功能動作訓練結合[本體感覺肌肉神經誘發技術] (Proprioceptive Neuromuscular Facilitation, 簡稱PNF)
[顱薦椎療法] (Cranio-Sacral Therapy,簡稱CST) 

先以[顱薦椎療法CST]協助腦中風患者改善顱內循環、減低過高的張力、平衡腦部張力及不對稱的肌筋膜張力。
再以[本體感覺肌肉神經誘發技術 PNF]誘發動作,進而改善動作表現及提高功能性動作。
最後再用實際的[功能性動作訓練](Functional Movement Training, 簡稱FMT),達到恢復正常生活動作功能,例如:走路的訓練、上下樓梯、抓握等等。

最近病例:
案例1
51歲的王先生(化名) 阻塞性腦中風兩周後,乘坐輪椅進入治療室。
右側偏癱無力、右下肢感覺麻木,病患主訴右腳的腳趾頭完全感覺不到。
右手張力很強,想握拳但無力且會出現聳肩的張力模式動作。
治療師先以CST手法,將其緊張的頭部張力放鬆,過程中患者感覺腦部有漸漸放鬆且感覺到脈動,後續在治療師的帶領下,病患可以感受到右下肢體的本體感覺。
接著治療師以PNF手法,誘發患者的腳踝及腳趾動作、上肢誘發握拳及手腕翻轉等動作。

甚麼是[顱薦椎療法]?

人體的節律系統除了心跳呼吸之外,也包括了顱薦椎系統 (craniosacral system, CS)。
這個CS系統包括了腦膜、腦部、脊隨還有充滿其中的腦脊隨液。
範圍非常廣泛,從頭顱骨、臉部、下巴到脊椎、尾椎。
因為CS系統就包含著大腦與脊隨,因此如果他受傷或刺激 (腦部撞到、中風、感染、情緒等)出現失衡、或循環不佳等現象時,便會出現疼痛、動作功能異常、神經系統的障礙等等。

顱薦椎療法是1970年代Dr. John在參與手術的過程中,發現脊椎旁邊的薄膜組織有自己的律動,與心跳呼吸不同,卻與腦脊隨液有關聯。

之後經由Dr. John帶領一群解剖學家、生物力學家、生物動力工程學家等專家,共同研發出一套CS系統的調整技術。

治療師在操作時,會以約5公克的力道,評估個案整體CS系統狀況、再以特定手法調整軟組織、肌筋膜、骨縫等受到阻礙的部分,引導個案組織回復平衡。

此手法輕柔且深層,適合肌筋膜疼痛、纖維肌痛症、交感神經失養症等特殊疼痛者
也可以當作腦中風等腦部相關疾患輔助療法。
對於自律神經失衡,易焦慮緊張、睡眠不佳者,也有良好療效喔~


(參考資料:台灣物理治療學會)
淵琪治療師與來自丹麥的Dr. Thomas合影

2016年7月5日 星期二

腦中風的朋友~在家你該這樣做!

腦中風--神經性動作障礙的特點

  • 過高的肌肉張力
  • 動作控制不佳
  • 肌肉無法動作
  • 偏癱 (癱軟無力)
  • 關節僵硬 (甚至攣縮)
  • 感覺缺損 (觸覺、視覺、聽覺、本體覺等)
  • 平衡不佳
  • 生活功能受損
由於以上的動作障礙,讓中風的朋友們生活功能感到障礙。
大家都聽過中風的復健黃金期,其實除了積極到物理治療等相關的復健單位復健之外,
居家的自主運動、擺位、姿勢調整甚至輔具等,更是進步與否的關鍵因素。
下面就來看看中風後居家復健重要事項吧!